第135章 拍摄计划-《我真有特异功能》
第(2/3)页
一部人物纪录片,应该具有两个层次,一个是整体结构,即对纪录片的整体布局把握,纪录片怎么开头,中间安排哪些内容,这些内容讲什么,后讲什么,按照什么顺序安排和结尾。第二是段落结构,顾名思义就是一部纪录片每一个段落的结构,每一个段落中,画面怎样剪辑,先编哪个镜头后编哪个镜头,怎样才能使画面流畅,怎样编辑画面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等。
换一个导演来,只怕琢磨一两个月,也未必能妥当,可这刘导此时不仅拿出了“剧本”,还“夸夸其谈”讲出了他的大致安排,不说能否拍摄出精品纪录片,就这出产速度,也让人叹服。
如同一名作者,一夜之间写了十几万字,哪怕内容全是小白文,也要让人佩服这码字速度堪称机器人了。
以至于让余泽生出了,这家伙会不会也开挂了的错觉?
“刘导,你这能力不去拍电影可惜了。”
余泽忍不住说道。
“哈哈,纪录片和电影可截然不同……怎么说呢,我对电影的兴趣不大,平生最爱好就是纪录片,不瞒你说,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节目,就是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《动物世界》。”
人各有志,但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成工作呢?
刘晖军固然不是什么有名的导演,可做到目前的成就,至少不愁吃喝也算成功人士了。
“不过余先生,人物纪录片的拍摄不像电影,快得话几个月就能拍完,慢的话……”
其实这主要是余泽太特殊了,像一般成名人士,拍摄他们的纪录片的时候,往往已是他们成名许久,留下了许多的文字、图片、影像资料,就能真实再现名人的重要人生片段。
可余泽才成名多久?
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多的时间而已。
网上关于他的讨论是很多,可他留下来的文字与影像资料太少了,说白了,就现在网络上对他以往的经历了解都很少,加上余泽又不喜欢社交网络平台交流,又不接受记者的采访,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种神秘的迷雾之中。
刘晖军坚信余泽以后定然是传奇历史人物,所以才千方百计想拍摄余泽的人物纪录片,但那也是以后,目前所需的资料太少了,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,靠时间熬!
余泽并不意外,微微一笑:“刘导,你打算拍摄多长时间?”
第(2/3)页